2025年,《财富》中国科技50强榜单公布。
长沙的希迪智驾成功上榜,成为商用车智能驾驶领域唯一入选企业,也是湖南唯一的科技代表。
很多人第一次听到希迪智驾这个名字,但在业内,大家都知道,它背后真正的灵魂人物,不是别人,而是“大疆教父”李泽湘。
他很少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,穿着随意,说话慢条斯理,却是一个能改变整个中国硬科技格局的人。
大疆的创始人汪滔是他的学生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大疆最艰难的时候,他亲自出任董事长,既投钱,又输送人,把公司扶上马、送一程。
等大疆成了全球无人机霸主,他却悄悄退场。
这就是李泽湘,一个外表低调,实则在批量制造亿万富豪的人。
问题来了:他凭什么能做到?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李泽湘1961年出生在湖南永州,父母都是教师。
按照当时的命运轨迹,他大概率会进入工厂,成为一个普通的车工。
1978年,高考恢复的第二年,17岁的李泽湘考入中南矿冶学院。
正是这一场考试,让他跳出了原本的轨道。
更巧的是,美国铝业公司那年访华,临走时留下两个留学名额,他凭成绩拿到其中一个,踏上了留美之路。
在美国,他几乎走完了顶尖学府的全套关卡:卡内基梅隆双学士,伯克利三连硕士加博士,麻省理工博士后。
那时候,很多人选择留在美国,他却一口回绝了所有高薪邀请,毅然回国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他的理由简单:“我首先是一名老师,我要在中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。”
这句话,后来成了他一生的座右铭。
回国后,李泽湘在香港科技大学当教授,成立了3126实验室。
但他很快发现问题,学生上课昏昏欲睡,对前沿理论提不起兴趣,不是他们笨,而是缺少实践。
光讲论文没用,必须让学生亲手把东西做出来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于是,他提出一个在当时很激进的观念,大学教育不应该停留在论文,而要通向产业。
学生要能创业,把科研成果做成产品。
这个观念后来被他付诸实践,3126实验室不仅是实验室,更是创业预备役。
学生们在这里,不仅写论文,还要做项目、搞公司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在3126实验室走出的学生里,有不少后来成了创业者、行业领军人物。
汪滔就是其中之一,在本科时,他因毕业设计失败只拿了个“C”,但李泽湘看到了他的潜力,破格录取他读研。
2006年,汪滔在深圳的一个小仓库里创办了大疆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创业初期,公司几度濒临倒闭:资金链断裂,员工流失,技术停摆。
绝望时,他去找李泽湘,对方做了三件事:投钱、拉人、亲自担任董事长。
简单说,就是“又出钱又出人”。
还有一次,大疆与GoPro谈判,GoPro提出合作,但要拿七成利润。换个创业者,也许会忍气吞声,但李泽湘和汪滔在停车场踌躇良久,最后决定拒绝。
三个月后,大疆自主研发的“精灵”系列横空出世,直接引爆了市场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2014年,精灵2代被《时代》杂志评为全球十大科技产品。
如今,大疆占据全球80%的市场份额,成为世界无人机之王。
从此,李泽湘被称为“大疆教父”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大疆成功后,很多人劝李泽湘继续留在董事会,坐享财富,但他主动退了出来。
原因只有一个,他要的不是是运营一家公司,而是一整套可复制的方法论。
1999年,他在深圳创办固高科技,专注运动控制,固高后来成为行业龙头,2023年成功上市。
之后,他又在东莞搭建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,孵化了140多家硬科技公司,总估值超过2000亿。
云鲸智能、正浩创新、海柔创新……这些名字,如今都已是行业里的独角兽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慢慢地,李泽湘摸索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造星路径。
在课堂上,他先把学生当作苗子来观察,进入实验室后,他又给这些学生舞台,让他们在真刀真枪的项目里历练,而不是只埋头写论文。
等到有人真的想要创业,他更是毫不犹豫地出手,不仅出钱,还出人脉、出资源,甚至亲自下场兜底。
等公司走到资本市场,他又会牵线搭桥,帮他们在更大的舞台站稳脚跟。
正是这样的循环,让成功不再是个别天才的孤例,而是可以被复制的结果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十几年间,他门下已经走出了十多个80后、90后的亿万富豪,用学生们的话说,李泽湘把一间实验室,硬生生打造成了一个创业工厂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2016年,长沙市政府邀请李泽湘,希望他回乡建一个硬科技孵化平台,他答应了。
一年后,希迪智驾成立,它与市面上的自动驾驶公司不同,专注商用车,尤其是重型矿卡。
短短几年,希迪智驾就在国内多个矿区落地。
56辆无人矿卡、500辆有人矿卡混编作业,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无人驾驶矿区车队。
中国计量科学院认证,效率比人工高4%,能耗成本降低88%。
2024年,希迪智驾拿下沙特1500台智能重卡大单,又相继进入中东、非洲、澳洲市场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2025年,它登上《财富》中国科技50强,成为赛道唯一上榜的企业,也是湖南唯一的代表。
这是李泽湘方法论的又一次成功验证。
李泽湘并不把财富看得很重,有人问他为什么放弃大疆的董事长,他说:“我首先是一名老师。我的梦想是,在中国孵化出更多的大疆。”
对学生,他始终宽容,创业失败没关系,他会兜底。
早年有学生做半导体公司失败,欠下一屁股债,最后是他出面收拾残局。
几年后,那些人重新站起来,成了行业骨干。
他常说:“大学最重要的成果不是论文,而是学生。”
今天,当人们把目光放在希迪智驾,看到矿区里呼啸而过的无人重卡时,往往忽略了更重要的一点,这不仅是一个公司成功,而是一代创业者正在被批量制造出来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李泽湘的独特之处,不是他本人能创办多少公司,而是他能不断复制成功,把学生们送上舞台。
这种模式的价值,远远超过一家公司、一款产品。
从大疆到固高科技,从松山湖机器人基地到希迪智驾,李泽湘证明了一件事:一个教授,完全可以改变一个产业的格局。
当《财富》榜单把希迪智驾推到台前时,更多人看见的,是一辆辆智能矿卡,而真正值得看见的,是背后那位批量制造亿万富豪的“大疆教父”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九八策略-实盘配资平台查询-炒股杠杆股票平台-炒股票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